輪調

2005 年 2 月 3 日

去年我花了很多時間在 Thoughtworks 四處遊走,與許多專案中的許多人交談。其中一個讓我深切體會到的訊息是輪調的價值。

我們以許多方式實施輪調。其中最顯著的一種是跨國輪調。我們制定了一項計畫,鼓勵人們在不同的國家待上 6-18 個月。在不同的國家生活一段時間,有助於拓寬人們對世界的視野。儘管英國和美國的文化非常相似,但我個人從在英國和美國生活都受益匪淺。對於在印度等文化差異較大的地方待過的人來說,這種心智上的拓展會更大。

地理輪調會帶來許多挑戰,特別是對於有家室的年長者。我們需要找出如何讓地理輪調對人們來說更容易,這樣才能有更多人參與。現在已經逐漸形成一種觀念,認為要在公司裡茁壯成長,就需要在國外辦公室待上一段時間。但我不想讓這變成強制性的,因為人們常常有真正的原因無法這麼做。

我的感覺是,地理輪調將成為我們避免公司分裂成國家封地的關鍵技術之一。我們非常信奉精實理念,認為局部最佳化常常會阻礙整體績效。因此,我們需要人們將公司的成功視為整體,而不是他們工作的辦公室的成功。

除了地理輪調之外,我們也越來越推動專案輪調。我聽過一次又一次的專案團隊談論,引進具有新點子的人如何為團隊注入活力。對於輪調的人來說,還有更多元化的工作可以做。

專案輪調最大的困難之一在於,客戶通常不喜歡失去熟悉的人才,而換來一個新的人才。我完全理解這一點。對於大多數顧問公司,我會強烈反對允許顧問公司輪調——我的座右銘是「選擇人,而不是公司」。我在為一家大型會計師事務所工作時,就有了這個看法。典型的策略是,在提案時派出一個強大的團隊,然後在簽約後用一個明顯較差的團隊替換他們。(在一個案例中,一名專案經理被賣給客戶,而當時公司已經將該專案經理分配到另一個洲的另一個專案。更糟糕的是,他們對客戶假裝該專案經理仍在專案上工作,即使他已經遠在千里之外。奇怪的是,當客戶生氣時,他們感到很驚訝。)Thoughtworks 的不同之處在於,沒有二流團隊——但客戶需要時間才能了解這不只是一句行銷口號。

專案輪調對於協助技術與技能的傳播特別重要。我長久以來的觀點是,知識管理與再利用主要都是人為的問題,而不是技術或流程的問題。輪調是一種我們所見過能促進知識傳遞與再利用的實務,而我認為其效能是因為它能處理人為因素。